九州证券:央行已经进行了实质性加息
2021-03-02 10:50:49
来源:凤凰财经综合
作者:邓海清,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;陈曦,“海清FICC”大资管频道研究员,来源:海清FICC频道微信号近期,随着银监会的频频发文,市场对于监管的担忧开始逐步加重,债券市场
作者:邓海清,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;陈曦,“海清FICC”大资管频道研究员,来源:海清FICC频道微信号
近期,随着银监会的频频发文,市场对于监管的担忧开始逐步加重,债券市场悲观情绪弥漫。再叠加,央行货币政策“锚”DR007的不断走高,以及5月初资金价格居高不下,4月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已经近25BP,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创2015年8月以来最高。
关于近期债市大幅走弱,海清FICC频道认为主要原因包括:
一是高层统筹、“一行三会”全面严监管,是债市大跌的最核心因素。4月银监会监管文件密集出台,4月末舆论风向和市场情绪有所缓和,认为监管层不会过严以避免引发风险爆发,但5月以来的舆论风向再次变化,新华社等权威媒体表态,“监管全面趋严”成为政策基调。
二是央行DR利率实质性加息,导致负债成本预期持续抬升。作为央行货币政策锚的DR007,年初以来持续大幅走高近90BP,表明“央妈”的实质性紧货币已“悄然进行”,尽管央行近期没有调整OMO利率,但市场真实成交的利率持续走高,足以表明央行货币政策持续收紧的态度;
三是金融机构行为层面,银监会自查导致正常的委外业务难以开展。尽管前期媒体报道大行大规模赎回委外有夸大成分,但事实上银行赎回委外或到期不续作确实已经相当普遍,委外机构抛债持续加压债市,这也导致此轮债市调整现券调整幅度高于国债期货。
海清FICC频道认为,需要警惕激进去杠杆导致“踩踏式”债灾和金融市场风险爆发,同时需要警惕经济复苏夭折的风险,建议去杠杆应当“软着陆”而非“硬着陆”:
一是“全面严监管”+货币市场“实质性加息”,可能导致“踩踏式”债灾,其程度可能更甚于2016年12月,导致类似于2015年股灾的“去杠杆-价格下跌-去杠杆-……”循环,甚至引发发债企业的违约潮出现。
二是2016年以来经济复苏强劲,但“全面严监管”可能导致复苏夭折,特别是债券发行大规模取消、非标融资受限,可能导致实体经济正常的融资活动受到明显抑制,在存在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“软约束”的情况下,对于民营企业的挤出效应将更为严重。
三是建议“去杠杆”应当“软着陆”而非“硬着陆”,制定更为明确、可执行的监管标准,而不应当通过预期不明的“自查”来要求银行“讲政治”和自我监管,特别是应当明确正常委外业务的合法性,避免由于预期不明确导致的非理性和“踩踏式”债灾,防范由于“激进去杠杆”导致的金融系统风险爆发。
一、监管预期变化是4月以来金融市场的核心变量
2017年3月以来,郭树清履职银监会主席不久,便在银行业刮起了一阵加强金融监管的风暴,主要目标在于强化银行业风险管控、补上监管短板、加强金融去杠杆,其中“三套利”、“三违反”、“四不当”、“十乱象”等文件对银行业的同业业务、理财业务、投资业务等进行专项治理整顿。银监会的频频发文,以及银监会发文的政策力度,远远超出了之前市场对政策层监管的预期,10年国债收益率4月初即开始大幅上行,前三周的上行幅度近25BP。
4月25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称“要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,加强监管协调,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,加大惩处违规违法行为工作力度”。与此同时,监管机构开始密切关注委外赎回等事件对于债券市场的影响,媒体对于监管趋严态度也有所变化,市场开始认为监管风向有所缓和,认为至少监管层不会允许“债灾”的二次爆发,这也导致10年国债收益率有所下行。
但从市场调研来看,政治局强调监管协调之后,不少地方银监局开始进驻当地银行,督促商业银行进行自查,直接导致不少银行出现委外到期不续作,或者赎回委外的情形。
5月4日,新华社发文《金融部门列出工作重点维护国家金融安全》,重申了对于监管的官方态度,那就是“一行三会监管全面趋严”。该文明确指出“目前,部分领域仍存在监管空白,急需补齐监管短板”,“银监会表示,将全面梳理银行业各类业务监管规制,尽快填补监管法规空白,补齐监管制度短板”,以及“加强金融监管,各部门既要做到守土有责,又要统筹协调,形成全国一盘棋”等。
市场对于监管政策预期的变化,是4月以来中国金融市场的核心脉络:(1)银监会监管显著超预期,股市、债市双杀→(2)监管层态度和媒体风向有所松动,市场预期监管“不会那么严”,股市、债市反弹→(3)监管层和媒体风向再度趋严,市场预期明显恶化,股票、债券、商品三杀。
二、央妈DR加权利率实质性加息,货币收紧态度“不明显但很明确”
近期,市场传言央行将提高OMO操作利率,同时传言提高MLF利率,结果让人大跌眼镜:尽管央行什么利率都没调,但债市反而跌的更厉害。
我们认为,观察央行态度,不只要看央妈说了什么,而更应当看央妈做了什么:即使OMO利率没有调整,但从DR加权成交利率走势看,央行已经进行了实质性加息。

[责任编辑:杨芳 PF057]
责任编辑:杨芳 PF057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凤凰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近一年
13.92%
混合型-华安逆向策略
凤凰点评:
业绩长期领先,投资尖端行业。
网罗天下
凤凰财经官方微信
视频
-
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: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
播放数:145391
-
金庸去世享年94岁,三版“小龙女”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
播放数:3277
-
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
播放数:143449
-
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
播放数:165128
财富派
战火锻造的富兰克林家族
点击数:1378761
奥巴马拒住的酒店原来是中国人的
点击数:1398712
为什么这个90后是未来的扎克伯格?
点击数:1765508
陈曦:琴与弓的生活美学
点击数:1928339